课程目录: 大数据分析与产品创新设计培训
4401 人关注
(78637/99817)
课程大纲:

       大数据分析与产品创新设计培训

 

 

第一章 市场调研项目的实施
一、市场分析与产品管理:什么在影响产品绩效?
1.市场分析什么?管理什么?目的是什么?
2.思考:一个奶茶店的利润下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?
3.影响产品绩效的四个角色:消费者、竞品、企业、市场环境
4.四力博弈下的产品绩效分析:这四个角色是如何联动影响产品绩效的?
5.模型分析:为什么找老婆这么难?
6.“四力博弈下的产品绩效分析”模型解析:系统化分析模型
7.案例解析:某休闲食品网店的绩效分析模型
8.案例解析:网络专车的绩效分析模型
9.市场调研分析什么?
市场吸引力分析:目标市场的规模和客户价值
消费者购买分析: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决策模式分析
产品竞争力分析:与竞品相比,在产品和营销方面的竞争力比较
企业可行性分析:投入产出分析
环境影响和预测:环境因素对绩效的影响
10.市场调研分析在产品运营管理中的应用
产品战略和运营模式设计
商品组合、套装
定价和营销策略
商品展示和引流模式
渠道、宣传和推广
销售转化和客户管理管理

二、市场调研的方法和过程:精准的市场调研如何开展?
1.市场调研研究什么?用来做什么?
2.市场调研的实施环节:企业的营销、生产、研发、客服等各环节工作中的市场调研
3.市场调研的实施过程解析:问卷设计、采样、检测、分析等
4.常用的市场调研方法:定性研究、定量研究
5.市场调研的实施:在不同的经营阶段,该做哪些市场调研工作?
1)发现需求和问题
2)行业前景和吸引力调研
3)竞品分析
4)企业经营战略调研
5)产品概念测试
6)产品可用性分析
7)市场营运分析

三、市场情报的采集:收集哪些市场信息?从哪里收集?
1.基于PLM(产品生命周期)的大数据采集和分析
1)什么是PLM大数据分析?
2)PLM大数据采集的维度:生产、销售、运输、配送、使用、报废阶段的大数据
3)大数据分析的视角:视角:产品导向、用户导向、竞争导向和战略导向
4)内外部需求采集的筛选、验证和管理
2.消费者情报采集
1)消费者情报类型:客户分类和规模、客户特征、价值诉求、消费行为等;
2)相关利益者情报
3)情报采集渠道
A 营销活动:销售报表、售前咨询访谈、电话营销分析、网络推广分析等;
B 运营活动:客服咨询建议、运营日志、安装工程记录等;
C 调研活动:用户观察、领先客户研究、市场调研等。
3.竞争及行业情报采集
1)竞品情报类型:竞品分析、对手动态、对手战略、资源变化等
2)情报采集渠道:竞品测试分解、资料考古、相关利益方等;
4.产品情报内部采集
1)研发及生产:新材料、新技术、新标准、生产能力提升、基础设施等
2)营销和服务:销售方式、渠道、营销组合、服务支持等
3)财务:产品经营财务数据
4)管理支持:人力资源、管理机制等
5.行业情报和企业战略情报采集
1)行业分析:宏观经济、法规、行业构成、规模等
2)相关行业分析
3)企业战略情报:愿景、经营情况、目标、战略规划等。

四、市场分析的实施:如何采集数据?通过什么方式采集?如何构建数据采集分析的体系?
1.数据的类型: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(后台浏览运营数据、销售记录、问答、评价投诉、管理数据等等)
2.数据的来源: 企业的营销、生产、研发、客服等各环节
3.常见的市场调研和数据采集方式
1)访谈法:销售记录、客户访谈
2)测试法:商品的展示、刺激和消费者的行为反馈数据
3)推演法:通过消费者特征对购买需求的推演
4.构建大数据采集的分析系统
1)确定数据分析的模块和内容
2)确定数据采集的来源和方式
3)多种数据采集方式的交叉验证
4)数据的筛选和释义
5)大数据分析的应用和运营改进

第二章 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模型解析
五、市场研究与产品运营管理:为什么销售转化率这么低?
1.被动式营销 vs 主动式营销:为什么被动式销售转化率低?
2.核心症结:不了解消费者需求!
3.案例:某小家电网络销售的大数据分析
4.大数据分析应用解析:销售线索的营销几率/成功率分析
5.大数据分析应用解析:目标客户价值度的分析
6.大数据分析应用解析:客户购买意愿和决策指标分析
7.大数据分析应用解析:产品吸引力分析、营销执行力分析
8.大数据分析应用解析:竞品分析和产品定位/定价策略
9.大数据分析应用解析:网上浏览消费行为和销售流程设计
10.大数据分析应用解析:网络客服工作绩效监管考核

六、市场吸引力分析:来访客户的潜在需求量、市场容量和客户价值分析
1.市场的细分方法:基于消费角色和消费关系的细分
2.思考:养生壶、奶糖、微信、西服等产品的目标市场如何细分?
3.来访客户的特征数据:环境变量、人口变量、生理变量、心理变量和行为变量
4.细分市场的潜在消费需求量测算
5.思考:鼠标的潜在消费量是多少?薯片的潜在需求量是多少?
6.市场容量的测算方法
7.如何判断一个客户的价值?——目标客户的价值建模
8.目标客户群的预测——客户成长型和流动性模型
9.哪些客户重要?——客户价值等级分类和估算模型
10.目标客户是什么样的?——客户显性外在特征的聚类和识别规则解析
11.目标客户在哪里?——客户接触渠道的推演规则解析

七、客户购买吸引力分析:购买动机、认知和消费能力等
1.导致营销成功的要素分析:营销环境——消费者购买模型—营销活动之间的关系
2.消费者购买模型研究:消费者买或不买的考虑要素和决策过程
3.消费动机的研究
1)消费用途类型、需求量调研
2)动机类型、动机强度、动机产生条件、频率
3)消费角色和关系的调研
4.消费认知和学习过程
1)消费者的认知能力和水平
2)消费者的知识结构调研
3)消费者认知过程调研
5.消费角色和消费理念
1)消费能力
2)消费理念和态度调研
3)使用能力和偏好调研
6.购买决策过程
1)决策过程和干系人
2)购买和支付

八、用户使用满意度分析:发现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和机会!
1.用户的特征、角色:都是谁在使用产品?
2.用户操作环境、和任务分析:他们用产品做什么任务?
3.产品使用偏好和功能可用性分析:使用了那些功能?哪些用的少?完整性?
4.交互操作多样性和便捷性分析
5.产品的易懂性和可识别性分析
6.用户体验度分析:愉悦性、社交性、自尊性、移情性
7.用户可参与性分析
8.产品运营性能、质量分析
9.产品价值效益分析
10.环境适应性分析
11.性能时效性分析
12.运营成本和耗用分析

九、产品竞争力分析:产品的吸引力和营销能力
1.目标市场的细分方法和维度
2.细分市场的竞争对手识别:直接竞争和间接竞争
3.波特竞争力分析
4.基于目标客户的产品吸引力指标:功能、质量、价格、安全等
5.基于目标市场的营销执行力指标:渠道类型、覆盖率、品牌认知、促销力等
6.竞争力分析:气泡图

十、企业经营可行性分析:生产、营销能力的匹配性和可行性
1. 产品供应链全过程分析
2. 资源采购管理能力调研:采购渠道、议价能力、质量管控
3. 研发设计能力调研:技术难度、人工、周期和风险
4. 生产能力调研:产量、生产周期、量产质量标准
5. 营销渠道调研:直销、分销等
6. 品牌认知度调研:品牌的知名度、覆盖率
7. 销售能力调研:商业成熟度、销售团队、销售周期等

十一、宏观市场环境的影响和预测
1.宏观市场环境的影响要素:政治、经济、环境、科技、人口等因素
2.思考:为什么结婚率这么低?——宏观环境对结婚率的影响
3.宏观因素对消费需求的影响
4.宏观因素对消费者流动性的影响
5.宏观环境对企业经营门槛的影响
6.宏观环境对竞争性的影响
7.未来市场的走向和预测

第三章 市场调研与用户需求分析挖掘
十二、市场调研与用户需求分析和挖掘:谁?在什么场景?执行什么任务?有什么需求和问题?
1.用户操作任务分析:不同的用户对产品要做什么任务?
2.情境分析法:谁?在什么环境?对什么?执行什么任务?
3.用户使用角色分析:操作者、审批者、维护者等
4.角色权限和责任指标分解建模
5.用户画像和特征分解聚合
6.用户操作的任务分解和统筹
7.用户使用流程模型分析
8.自然环境、产品运营条件、人的行为对使用过程的影响
9.大数据对用户需求分析的基本原理:环境——人——产品之间的需求关系图
10.大数据分析的主要用户需求类型
人机交互类需求:用户使用操作方面的问题和需求
产品表现类需求:产品在功能能力方面的问题和需求
环境适应性需求:产品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
运营成本类需求:产品的使用成本和经济型情况
运营风险类需求:产品对各类风险的管控能力

十三、人机交互体验性需求分析:用户的使用习惯、体验度等方面需求分析
1)人机交互类数据类型:行为触发、便捷性、多样性、舒适性、社交性、包容性、参与感等;
2)产品的使用触发对象、时间点和启动方式
3)操作易学性分析:用户对操作的反应时间、操作纠错情况分析
4)操作便捷性分析:操作流程的步骤、时间和能力要求分析
5)非规范性操作行为分析:误操作、延迟操作、恶意破坏等行为分析
6)可识别性分析:用户对各类产品提示的相应情况分析
7)可操作性分析:用户操作的时长、强度、精神状态等情况分析
8)参与感分析:用户对产品使用的参与程度、耐性等分析
9)设计偏好分析:用户对产品的设计风格、色彩等偏好分析

十四、产品性能类需求分析:用户对产品质量、性能、效率等需求分析
1)产品表现类指标的分类
2)产品的功能分类和细分
3)功能的处理容量:产品的处理数量、容量,大处理峰值
4)功能的处理效率:处理的完成标准、速度和质量指标分析
5)功能的拓展性:输入能源或物资的通道多样性分析
6)输入的多样性:输入能源或物质种类类型的多样性分析
7)产品输出能力:输出产物的稳定性和适应性
8)副产物、负效应输出情况分析

十五、环境适应性需求分析:用户对产品在不同环境和场景下的适用性需求分析挖掘
1)环境适应类指标的分类
2)产品对自然环境(温度、湿度、雷电等自然条件)变化的适应情况
3)产品在社交环境(户外、室内、运输途中等)变化的适应情况
4)产品在差异性人为操作下的适应情况
5)产品的耐用性与环境和人之间的变化关系
6)产品表现对环境适应的低和高要求标准

十六、运营经济性需求分析:用户对产品使用成本、耗用、可回收性等需求分析挖掘
1)经济性数据指标的类型
2)一次性购置成本
3)产品的能源耗用和表现情况对比(性价比)
4)产品的转换和安置成本分析
5)日常维护性成本分析
6)环保性指标分析
7)可回收性经济指标分析

十七、抗风险能力需求分析:用户对产品使用风险的需求分析挖掘
1)风险类数据指标的分类和构成
2)产品功能中止、延迟、损毁、破坏等造成的风险性指标
3)人的非规范性行为造成的风险性指标
4)突发性事故或意外
5)环境变化导致的风险性指标

第四章 新产品概念设计、研发和市场测试
十八、新产品功能结构建模
1. 系统黑盒子:功能、结构建模
2. 工作原理设计:现存对象、转换器和理想模型,黑盒子的分解
3. 抽象机器建模:能量源、工作体、控制系统、配置器等
1)执行类系统的功能抽象模型:如OA、ERP、CRM等
2)检测类系统的功能抽象模型:如视频监控、检测系统等
3)交互类系统的功能抽象模型:网站、平台等
4.人机关系的设计和创新
1)人机关系:边界、角色和责任
2)人机边界的创新:产品对任务的处理范围到哪里?
3)任务统筹的创新:哪些是人该做的?哪些是产品该做的?
4)人机关系的创新:人如何做?产品如何做?
5. 产品系统架构设计
1)信息平台的框架:资源、核心功能链、延伸功能链、辅助服务链、增值应用、交互界面
2)抽象机器:产品系统框架和结构搭建
3)基本功能构造设计:产品黑盒子
4)核心功能链设计:活动图方式
5)分级功能链设计:目录树和层级性功能结构
6)延伸功能链设计:延伸活动图方式
7)辅助性功能链设计:客服、安全和信息辅助类功能链设计
8)增值和应用性功能链设计:增值应用和组合应用类产品功能设计
9)数据、资源和能量源的管理
10)交互平台设计:交互媒介的定位和设计
11)功能链的聚集
12)创建功能通用基
6. 人机交互设计:哪些任务人做?哪些系统做?
1)界面划定:机器/人/环境之间的边界
2)三者之间的交互关系和角色:从人工参与到全自动化
3)界面的结构和功能性划分
4)界面要素的分类
5)界面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
6)基于用户体验的交互要素设置

十九、新产品概念设计和筛选
1. 需求中的问题、冲突和机会识别
1)使用问题的识别:情景分析发现问题
2)使用问题的分解:按流程分解和按属性分解
3)用户需求的分类管理
2.用户需求—产品功能—规格之间的转化矩阵
3.系统冲突和问题研究:确定产品构建过程中的问题和矛盾
4.创新性解决问题:TRIZ原理
1)工程矛盾、技术矛盾、管理矛盾
2)矛盾矩阵
3)40个创新原理:减少负面因素、惰性环境、构建反向矛盾、事先预防、事后补救等
5.产品概念的生成方式
1)通过工作物理原理构建: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形成不同产品概念
2)通过分类表构建:根据产品构建不同形态和特征形成不同概念
6.产品概念筛选测试
1)决策矩阵:结构化的概念选择方法
2)概念筛选
3)概念评分
4)概念测试
7. 概念原型化

二十、产品差异化和品类创新:基于细分市场实施差异化策略!
1. STP战略:为什么要产品差异化?
2. 产品品类的细分方法
1)基于消费主体的细分
2)基于操作环境的细分
3)基于操作需求和习惯偏好的细分
4)基于操作目标和结果的细分
3. 产品品类组合管理:如何提升产品与不同目标市场的匹配和覆盖?
4.产品品类质量标准管理:不同品类产品需要具备不同的质量标准。
5.产品品种的整合和归并:做标准化的产品!

二十一、产品改良:如何提升产品的功能、质量和市场价值?
1. 产品功能创新
1)需求性提升:从非刚需像刚需方向改进!
2)功能性提升:解决用户问题和痛点的方法改进!
3)功能的增加和延伸:给产品增加新的功能用途!
4)功能的强化:动态化增长
5)超系统
6)智能化:人工智能化、网络化
2. 交互&设计创新
1)易识别、易理解、和渐进式辅助理解的可读性设计
2)同步、适度、一致机器语言表达和感知
3)体验的愉悦性和文化性
4)易理解的操控设计
5)快捷、多样、低耗的中心控制和一体化操作
6)辅助性的可操控环境
7)包容性的操控设计
3. 成本创新
1)功能的紧缩和共享
2)佳设计和制造成本
3)低耗、环保和可回收性
4.产品创新因子和模型
1)产品改良的创新因子:功能、质量、成本、风险、时间、空间
2)功能/质量模型:多功能、专一化、精工化和通用化之间创新关系;
3)质量/成本模型:优质量、准专业级、佳性价比、促销品;
4)质量/时间模型:产品爆发力到持久力的定位模型;
5)功能/空间模型:功能在空间上的压缩和共享;
6)质量/风险模型:整体改进,还是局部优化?
7)风险/成本模型:花钱买健康,还是用健康来换钱?
8)创新因子的选择:基于目标市场需求的创新因子选择
9)创新因子的加权和组合模型

二十二、新产品转型和升级:如何进入提升产品业务等级,转向新的产品方向?
1. 产品的内涵和形式
2. 产品变形
1)基于同一产品内涵延伸新的产品
2)基于同一技术能力延伸新的产品
3.产品的跨界、延伸和整合
1)基于企业资源的二次利用和增值开发新业务
2)产业价值链延伸
3)企业供应链的延伸
4)基于用户需求的严阵
4. 产品的转型
1)标准化生产:“订单型生产”到“产品型生产”
2)产品服务化:从卖产品,走向卖服务!
3)产品的变形:基于产品内涵的形态延伸
4)整合供应链和解决方案:如何为客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
5)社交化和平台化发展:从做产品,走向做平台!

二十三、新产品线的规划和生成:发现新的业务和新产品!
1、企业业务构件的主要要素:资源、生产、产品、营销和市场
2、基于企业供应链的产品线生成:新业务方向的发现
基于客户不同需求的新产品线发现
基于企业资源的二次开发和增值的新产品线发现
来自于生产工艺延伸的新产品线发现
来自于营销活动和客户关系的新产品线发现
基于产品三层次延伸的新产品线发现
3、产品线生成规则1:基于产品内涵和形态的关联规则
什么是产品内涵、功能和用途?
产品内涵的关联:不同产品之间的价值链关联
产品形态的关联:产品的结构和物理构成关联
辅助支撑性的关联
4、产品线生成规则2:来自于客户不同需求的关联规则
什么是需求?需求的分类——马斯洛需求理论
不同消费角色的需求分类
基于用户活动过程的需求顺序和关联
5、产品线生成规则3:基于企业技术和工艺应用的关联规则
供应链和生产线流程分析
技术的复用和多种应用
营销和服务的外包、复用
6、产品线生成规则4:基于同一资源增值应用的关联规则
什么是资源?资源的分类
资源的二次应用方向:租借、二次开发、展示、交换等
基于资源的产品线构成